【火爆的苏超 PK 无人问津的中超该反思什么?】当下,体育领域最火爆的话题是什么?很多人心目中的答案一定是——苏超。“苏超”(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)的爆火,与贵州“村 BA”的走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,它们都创造了职业联赛无法匹敌的热度和上座率,它们都是政府引导、市场运营的成功案例, 它们都是老百姓真正喜爱的赛事。#苏超联赛#
苏超有多火?拿最近一轮苏超和中超的平均上座人数做比较,苏超要高出中超接近50%。一个有趣的现象是,苏超的爆火逐渐演变成民众对职业足球的质疑甚至攻击。究其原因,一方面,中国足球的社会形象长期不佳,男足国家队连续六届无缘世界杯,最近两年陆续公布的足坛贪腐案件更是让足协的口碑跌至冰点;另一方面,职业足球长期由专业社会组织主导,苏超的草根性恰好迎合了当下“反权威”的社会心态。
从“村 BA”和“苏超”的大火,我们不难发现几个共同的规律:第一,主办方的存在被无限弱化。以苏超为例,这项赛事由江苏省体育局与各设区市政府联合主办,但很少人知道,也很少人在意。第二,政府的存在感不高,并不意味着政府不做事。相反,从赛事组织、活动保障、宣传造势及文旅体结合等方面,政府都下了大功夫。第三,积极拥抱市场。3 个月内,苏超的赞助商从 6 家增至 29家。在常州,22 块内场“A 板” 中,18 个赞助商有 13 家是民营企业。
在江苏,政府和企业的关系简单而纯粹,政府制定政策、搭建平台、提供服务,企业则是专注自身业务,在市场中公平竞争、创新发展,这种简单纯粹的关系,是“苏超” 成功举办的必要条件。
传统的模式下,政府总是将自己无形的大手伸到市场之中,对之进行各种调控和管理,而市场则是穷尽一切办法想逃避这种制约。所以体现出来的就是,孕育出来的产品缺乏新意、缺乏活力,很难真正进入老百姓的视线。
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,我爱女篮认为,官场和市场实际上应该是谁也离不开谁,相互交融、各取所长才是发展之道。官本位体制的优势在于集中力量办大事,统筹社会资源朝一个方向努力,这是市场体制所难以企及的;而市场体制的优势在于市场总是选择符合社会需求的产品,因而效率和效益往往是最佳的,而且还能通过竞争激发人们的生产力和竞争力,这恰恰是官本位体制长期以来暴露出来的弊端。
苏超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,官场对市场的作用应是引导,而非领导。尊重市场规律,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,避免过度干预造成的本末倒置。就像淄博市委***“交警的职责是疏通交通,而不是开罚单。城管的职责是帮助摆摊,而不是去追赶”这番话,简单直白又直抵人心。
(亚星卓)
本站内容仅供参考学习并不代表本站观念,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,联系邮箱 laodilailiao@foxmail.com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