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王占全
近期,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(简称"苏超")以现象级热度席卷全网,其火爆程度远超职业联赛预期。这场由13个地级市组队参与的草根赛事,场均观众突破1.5万人,抖音话题#江苏城市联赛#播放量破9亿次,甚至央视频也紧急开设赛事专区,与欧冠、NBA并列播出。然而在全民狂欢的表象下,这场赛事实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地域文化激活实验,更是多方商业势力的价值收割场。
一、散装江苏的文化破局:从内耗标签到流量富矿
江苏长期因"十三太保"的经济竞争被戏称为"散装江苏",但这种地域张力恰恰成为赛事策划的核心燃料。徐州与宿迁的"楚汉争霸"、南京与南通的"南哥之争"等历史梗被转化为具象化的足球对抗,甚至衍生出"比赛第一,友谊第十四"的戏谑口号。政府通过"城市荣耀"定位,将苏南苏北的经济较量、文化差异娱乐化,既释放社会情绪,又将13市拧成"苏大强"的集体认同。
这种文化赋能策略取得了惊人效果:虎扑App新增"江苏联"频道首日访问量破百万,抖音70%的赛事内容来自球迷自制,素人拍摄的短视频成为传播主力。更妙的是,各市文旅部门借势推出"观鸟+观赛"套餐、非遗展示等特色活动,形成"赛事+文旅"的消费闭环。盐城主场周边酒店入住率提升40%,镇江景区客流量增长3倍,单场比赛为举办城市带来数百万元直接经济效益。
二、赞助商的精准押注:从品牌曝光到生态绑定
在这场赛事中,本土企业组成的"全明星赞助阵容"成为最大赢家。总冠名商江苏银行以"金融+体育"模式深度绑定赛事,其黄蓝配色的品牌标识遍布球场LED屏、直播画面和社交媒体,App推出的联赛专区通过免费门票发放,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用户黏性,实现品牌年轻化转型。今世缘旗下高端白酒品牌国缘V3借势"楚汉雄风""早茶CP"等地域符号,将"缘"文化营销与城市情感深度耦合,品牌曝光度呈指数级增长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赞助商们创造性地将产品融入赛事场景:康师傅"喝开水"在赛场设置自动贩卖机,推出"进球折扣"促销;维维股份冠名徐州赛区并推出"看球喝豆奶"活动,带动区域销量激增。这种"场景化营销"打破了传统赞助的单向传播模式,形成"品牌曝光-情感共鸣-消费转化"的完整闭环。
三、转播权争夺的暗战:从地方赛事到全国IP
赛事热度引发的转播权争夺,折射出商业资本对流量价值的敏锐嗅觉。江苏广电集团体育休闲频道率先拿下转播权,随后懂球帝、咪咕视频等平台加入战局,最终央视频以"与欧冠并列"的高规格介入,将赛事推向全国视野。这种传播矩阵的形成,使"苏超"从区域性活动升级为全民热议IP,为后续商业开发奠定基础。
转播权的争夺本质是流量入口的争夺。江苏银行通过赞助央视频专区,将品牌与国家级平台绑定;地方企业则通过地域球队冠名,实现"城市符号-品牌形象"的深度绑定。这种"中央+地方"的传播策略,既提升了赛事的权威性,又为赞助商创造了跨层级的曝光机会。
四、政府的战略棋局:从体育赛事到经济杠杆
江苏省政府的深度介入,使这场赛事超越了体育范畴,成为区域发展的战略工具。通过"政府主导+赛区协同+联赛运营"的立体架构,赛事激活了三大经济增长点:
1. 存量资源盘活:全省30余座专业球场利用率从不足40%提升至90%,南通奥体中心单场涌入2.1万人次,刷新业余赛事纪录。
2. 消费链激活:"赢球庆功宴""输球安慰酒"等衍生场景,带动餐饮、住宿消费激增。常州推出的"9.9元门票+萝卜干炒饭"套餐,使当地特产销量翻倍。
3. 产业协同创新:徐州建立足球装备产业园,盐城试点"球迷消费积分"打通体育与零售数据,探索新型消费生态。
更深远的影响在于,赛事重塑了"水韵江苏"的整体形象。无锡通过直播"云游鼋头渚"将樱花浪漫与足球激情结合,扬州在中场休息展示漆器、剪纸等非遗技艺,使赛事成为移动的城市广告。这种"文化搭台、经济唱戏"的模式,为全国提供了"情绪消费刺激产业升级"的范本。
五、可持续发展的隐忧:从现象级爆火到长效运营
尽管苏超创造了短期奇迹,但其长期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:
1. 竞技水平瓶颈:516名参赛球员中300余名为业余从业者,长期训练难以保障,可能影响赛事质量。
2. 商业造血能力:当前依赖政府补贴与企业赞助,需开发赛事IP衍生品、探索版权分账等新模式。
3. 区域协同困境:如何平衡"地域对抗"与"全省一盘棋",避免"内斗"标签的负面影响,需建立跨城市利益共享机制。
破解这些难题,需借鉴国际经验:美国MLB通过"小联盟-大联盟"体系实现人才梯队建设,日本J联赛通过"地域密着型"运营强化球迷黏性。对于苏超而言,可探索"职业球员+业余球员"混合组队模式,同时开发"城市足球纪录片""联名文创"等衍生产品,构建"赛事-青训-文旅-消费"的产业闭环。
结语:体育赛事的价值重估
苏超的爆火,本质是一场关于"如何让体育回归人民"的社会实验。它证明:当政府以开放姿态激活地域文化基因,当市场以创新思维打通消费闭环,当民众以主人翁精神参与共创,体育赛事便能超越竞技本身,成为激活区域经济、凝聚社会共识的超级杠杆。正如网友所言:"吵归吵,闹归闹,永远苏大强。"这场赛事的真正价值,或许正在于揭示了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可能——竞争可以转化为合力,差异能够升华为共识,而每一个普通人,都能成为时代叙事的主角。
综合自《首席商业评论》《腾讯新闻》《搜狐网》等
责编:李影
审核:刘坤
监制:王占全
本站内容仅供参考学习并不代表本站观念,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,联系邮箱 laodilailiao@foxmail.com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
网友评论